元阳双减教育显特色课后实践促成长
<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 元阳县结合民族地方特色文化 学生智趣发展健康成长需要 不断完善 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劳动教育并举的课后服务体系 开展劳动实践类艺术类 体育类文化类等多样的特色项目 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盛夏的午后,树木葱郁,万物可爱。走进新街镇中心小学,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正热烈地进行着。开满向日葵的操场上,马素英老师的民族刺绣课正在进行中。 马老师一边给同学们讲解各种民族刺绣的花色纹案,一边亲手示范针法技巧。同学们认真学习,一针一线绣出画好的图案,有的做漂亮的衣服花边,有的做成挂件。 四年级(1)班普慧激动地说:“我在课后参加了马老师的民族刺绣课,学到了很多刺绣的针法,我以后一定会继续学习民族刺绣,传承民族刺绣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民族刺绣。” 在食堂门口,一群学生围着老师学习哈尼豆豉制作,老师将每一个步骤展示出来,学生边听边闻了解不同原料的味道。 哈尼豆豉是元阳县各民族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料,尤其是哈尼族,是许多菜品的灵魂调料。制作技艺也入选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五年级(2)班李蓉说:“我参加了哈尼豆豉的制作课程,才知道原来我们平时吃的豆豉,制作起来这么不容易。以后我们也会跟着妈妈在家练习,一定学会我们民族美食的制作方法。” 而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同学们,有的提水、有的除草,有的挖地。之前种的玉米、豆角都开花结果了,虽然满头大汗,但是齐心协力,干劲十足。 五年级(2)班杨国明指着一块空地告诉记者,“这块地是我们班的,我们挖了以后打算种白菜,等白菜熟了以后卖给食堂做班费。” 英语口语小组人数是最多的,同学们正用心学习英语口语,老师一个单词一句话地指导同学发音。随着梯田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各国友人走进梯田,学生们渴望学好英语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我在课后参加了李老师的英语小组,学习到了很多英语知识,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我希望以后我能用英语来给其他国家的人讲解我们少数民族的文化,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六年级(2)班侯彬彬说道。 学校在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资源选择上,围绕“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做、创作,进行体验和感悟,进而增强责任担当、问题解决、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断修改和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将课后服务与各种民俗传统、梯田农耕、非遗项目、法律常识、科普实验等有机结合起来。 新街镇中心小学少先队总辅导员李斯琴对记者说:“新街镇中心小学遵照国家的双减政策,开展了有民族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开展了节日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们在温馨的校园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街镇中心小学丰富的课后“双减”课程只是元阳县一个小小的缩影。元阳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所,其中小学79所,教学点98所,初中17所。我县结合实际,按照“双减”促进“双升”工作目标任务,制定方案,对各校作业时间、作业质量和课后服务的内容全面开展检查督导。以“双减”带动“双提”“双增”。多样化探索,寓教于乐的课后服务正不约而同出现在各个学校中,初步形成了课后延时服务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记者:邓娇张艳 编辑:肖琳平 责编:徐丽芳 监审:徐丽芳 总监:李艳梅 声明/提醒:1.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改变原文意图,以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申请获得授权!否则必追究法律责任!转载请注明来源:云上梯田和美元阳(ID:ystthmyy);2.投稿说明:请热心投稿的朋友们投稿时在文章中注明作者(真名或笔名)及联系电话,方便刊发时署名及联系,谢谢!(投稿邮箱:yyxwbjb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jianga.com/dqjtz/15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国腌菜图谱,哪个省一到冬季就中腌菜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