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天湄的小花园

(星期三)上新“农耕文化”、西游记等,本篇同步整理56-86题。

56.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在渐趋定型。

A.元代

B.明代

答案:A

关键词助读: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故事在元代渐趋定型。

57.青稞是我国人民的主食,将青稞炒熟磨成细粉后,用酥油和成面团制成的糌粑是该族的一种特色小吃。

A.朝鲜族

B.藏族

答案:B

关键词助读:青稞→藏族(青藏)

58.在我国汉代时期,用煮熟的大豆加盐发酵制成的成为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消费品之一。

A.豆豉

B.豆浆

答案:A

关键词助读:我国汉代时期→豆豉→日常重要消费品

59.范堤也称范公堤,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倡导所筑。

A.范仲淹

B.范雍

答案:A

关键词助读:范堤→范仲淹(范)

60.成语“楚河汉界”指的是哪条运河?

A.鸿沟

B.邗沟

答案:A

关键词助读:“楚河汉界”→鸿沟

61.苏州的设计者根据传统农耕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园内多积水的劣势经过人工疏浚化为以水景见长的优势,用大面积水面营造出开阔疏朗的空间感。

A.虎丘

B.拙政园

答案:B

关键词助读:拙政园

6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唐代王翰所作的《凉州词》,诗句中提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佳酿→→。

A.黄酒

B.葡萄酒

答案:B

关键词助读:葡萄美酒→葡萄酒

63.黍俗称,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的一般用来酿酒,非糯质的食用较多,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A.黄米

B.小米

答案:A

关键词助读:黍→黄米

64.下列选项中,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称。

A.灵渠

B.引漳十二渠

答案:A

关键词助读:灵渠+郑国渠+都江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65.东汉时,发明家马均设计了连续运动、从低处向高处提水的。它通过轮轴转动使刮水板循环运转,将板间的水自下而上带出。

A.龙骨水车

B.辘轳

答案:A

关键词助读:东汉→龙骨水车

66.古籍《释名》《周礼》和《礼记》中都有乳制品制作和使用的相关记载。“食肉饮酪”在当时被认为是的饮食习惯,他们无法靠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可以从乳制品中获得。

A.南方地区的人们

B.草原游牧民族

答案:B

关键词助读:“食肉饮酪”→草原游牧民族(酪→草原)

67.多年前,我国古代先民根据长期的观测、实践和总结,把一年的四季寒暑交替划分成个节气。

A.十二

B.二十四

答案:B

关键词助读:一年的四季→二十四个节气

68.大约三国时期,我国开始提取和使用植物油。开始利用油菜和大豆榨油,而花生油则是到了清代才开始出现。

A.宋代

B.明代

答案:A

关键词助读:宋代→利用油菜和大豆榨油(送大豆油!)

69.山西晋祠的水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灌溉周围农田。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关键词助读:山西晋祠的水→观赏+灌溉农田

70.下列茶叶中,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A.乌龙茶

B.绿茶

答案:A

关键词助读:乌龙茶→“绿叶红镶边”

71.位于北京北海公园东北角的是祭祀蚕神西陵氏的地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对于先农和蚕神的祭祀是国家非常重要的仪式。

A.先蚕坛

B.静心斋

答案:A

关键词助读:先农和蚕神→先蚕坛

72.稻米中黏性最高的是,其蛋白含量也最高,这种稻米好吃但是比较难消化,需要精加工,通过反复捶打或发酵,再加工成食品就比较好消化。

A.籼米

B.糯米

C.粳米

答案:B

关键词助读:黏性最高→糯米

73.稻米的品种很多,籼米和粳米是稻米的两种类型,其中短而厚,煮饭黏性比较大,膨胀性小,蛋白含量也比较高一点,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A.籼米

B.粳米

答案:B

关键词助读:粳米→短而厚(更厚!)

74.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夏至、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分别最热、最冷时候,出现在的节气中。

A.小暑、小寒

B.大暑、大寒

答案:B

关键词助读:“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大暑、大寒(三三大大)

75.魏国的筑堤专家白丹观察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的现象,成为了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由来。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关键词助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出处解释)

76.在传统农耕社会,人们对于春天是非常重视的。据古书记载,早在周代就已经有了迎接“立春”的仪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关键词助读:周代→已有迎接“立春”的仪式

77.按照加工时干燥方法的不同,绿茶又可以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关键词助读:论绿茶的正确分类。

78.中国古代皇帝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但不是每年举行,到了明清时期,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关键词助读:论“中国古代皇帝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

79.我国是世界上发展农田水利最早的国家之一,先民通过治理江河湖海、修筑陵塘坝堰水利工程来有效抵御水旱灾害。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关键词助读:论农田水利发展的渊源

80.由于绿茶没有经过发酵,因此更多地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绿茶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也比较多。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关键词助读:论绿茶“未经过发酵”的优势

81.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国相管仲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水利科学专著→→《管子·度地》。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关键词助读:管仲→《管子·度地》

82.豆酱是利用豆、麦等谷物发酵而成的调味品。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关键词助读:豆酱→豆、麦等发酵而成

83.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对多年前的肉类食品加工,从原料、配料、工艺和贮藏等生产技术作了全面的综合叙述,其中“”记载了多种多样的肉类加工方法。

A.作六味脯法

B.作五味脯法

答案:B

关键词助读:多年前→作五味脯法(5→五)

84.茶圣陆羽认为,煮茶时对水的选择也很重要。他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上,中,井水下。”

A.江水山水

B.山水江水

答案:B

关键词助读:山水江水(不要江山!)→山上+江中+井下。

85.唐朝时,出现了用水力驱动的。

A.筒车

B.翻车

答案:A

关键词助读:水力驱动→筒车(水桶)

86.我国古代提水灌溉工具种类丰富。在新石器遗址发现的小口尖底陶瓶巧妙地利用了重心原理和平衡原理,使用时将尖底瓶放置于水中,等水自口流满时,尖底瓶会自动竖起。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关键词助读:论古代提水灌溉的智慧之作→尖底陶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jianga.com/dqjzy/1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