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系列古籍里的美食1豆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话“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完整的是: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可见吃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等一的大事,更何况我国地域辽阔,独具各方特色的美食便是不胜枚举。 于是,猫编决定攒一个古籍里的美食合集,准备好了吗?那我开动啦~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豆类为上品食材 我国的食物消费结构自古以素食为主,粗食淡饭在勤劳的中国先民的手里也变得美味起来。 我们都知道古人非常在意“养生”,所以在吃这一方面也是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在里面。 在《神农本草经》里记载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绿豆、大豆等被列为上品,它们既是养生药物,又是健身食品。 所以,在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豆类食品占有重要的地位。 “菽”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采菽》大豆是“五谷”之一。 “五谷”是人们对粮食作物的古老称呼,主要是指稻、黍、稷、麦、菽(shū)等作物。 其中“菽”指的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大豆,这个字在《诗经》里经常看到,比如《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采菽》里写道的: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菽,图源《诗经名物图解》根据《诗经》的成书年份,我们可知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大豆。 而且,我国确实也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大豆的国家。 除了《诗经》在秦汉之前的很多文献资料中,都有关于大豆栽培的记载。 但其实根据出土文物来看,种植大豆的历史应该更早。 大豆种植历史 《管子·戒》说到大豆种植,我国目前大豆产出大佬肯定是东北。 历史文献也印证了,最早驯化和种植大豆的可能是我国东北的“山戎”民族。 这一点,我们在《管子·戒》上也可以找到相关记录: “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 这里提到的“戎菽”应该是“菽”的一个新型培育种,类似咱们去买红薯有什么“北京壹号”、“广薯号”这个概念。 那文献中的这一段,主要就是说: 山戎地区盛产冬葱和大豆,因为生长较好也适应当地环境,所以被当时人们普遍种植。 豆腐 豆,这样说太过宏观,但是衍生出来的一系列豆类美食,可是一口一口都美到舌尖尖上。 豆类食品如豆腐、豆芽、豆豉、豆浆、豆酱等等,都受到民众的喜爱。 豆腐相传创始于西汉淮南王刘安,南宋朱熹曾作《豆腐》诗: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豆腐世代相传,各个地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豆腐美食。 比如:安徽八公山豆腐,河南朱仙镇的五香豆腐干,湖南长沙的臭豆腐、川渝地区的霉豆腐等等,风味各异,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欢。 豆豉 《楚辞·招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豆的加工利用可以说是非常的详尽。 除了豆腐,豆豉也是重要的一种大豆制品,比起豆腐它更像是一个调料,但是历史也是非常久远。 有学者推断,豆豉应该是起源于战国或者更早,因为在《楚辞·招魂》里记载: “大苦咸酸”。 这里的“大苦”就是指豆豉。 那么《楚辞》的成书年份是在战国时期,也就说明那个时候就有豆豉了。 《史记·货殖列传》后续到了西汉前期,豆豉制造业已经是一种规模不小的产业了。 这一点在《史记·货殖列传》便可以得到印证: “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漆千斗,糵麹盐豉千答,鲐鮆千斤。” 这是描述当时的大城市有酒、酱、豆豉等一系列食品货物规模产出的史料。 而豆豉,一直到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依然频繁食用,比如:盐煎肉、豆豉鱼、豆豉酱等等。 这些菜都有一个特点,贼拉下饭,一勺豆豉酱就可以狂炫一碗白米饭。 你喜欢的豆类食物是什么? 豆类家族实在太过庞大,由于篇幅有限,猫编就不再一一罗列描述啦。 你有没有喜欢的豆类食物呢? 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吧...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郦生陆贾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收录于《史记》中。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8年的时间所写成的。本传是郦食其、陆贾、朱建三个人的合传。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采菽》 《采菽》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记述周天子亲切接见诸侯盛况的诗篇。全诗五章,每章八句。 《诗经名物图解》 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细井徇/细井东阳撰绘,主要内容为《诗经》辅配百余幅精美古画。大约绘制出版于嘉永元年()。 《管子·戒》 《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一部分稷下学者总结阐述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历史经验的著作,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 《楚辞·招魂》 《招魂》是楚辞中一篇独具特色的作品,它是模仿民间招魂习俗写成的,其中又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 《史记·货殖列传》 《货殖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九。这是专门记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 更多古籍资源,美斯齐在线书库即可查阅。 文案 猫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排版 猫她(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jianga.com/dqjfb/14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酸汤鱼里的木姜子,能暖胃中国数字科技馆
- 下一篇文章: 这食材放的时间越长越香,简单一蒸,味道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