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山里的馈赠,手工凉粉宜春还有
在宜春,每年暑期都有吃凉粉的习惯,分为两种黑白凉粉,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两种消暑神器的工艺由来。 时令这两年有所回归,很多人意识到在不同的季节食用当季时令其实是对身体 的礼物,开始有意识的避开大棚生产的食物。有人认为有些时令同样在外地有生长!虽然不是本地时令,但也不是大棚生产的,然而却忘记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古训。 每个地方的水土都是有区别的,比如北方人吃多了辣椒上火,经常吃大米也会上火,但是在南方大米却是主食,消暑盛夏,黑白凉粉应该是宜春人必吃的东西吧! 黑凉粉是以烧仙草为材料熬出来的,兑水的比例也是有讲究的,这里为大家呈现一下这个流程。 烧仙草是用一种干草本植物熬制而成,以前老家街上买的一捆干草,先要煮一锅水,按照以前灶台的锅,要熬个把小时才能熬好,还得过渣和草屑,然后冷却。光烧仙草其实没什么味,只有一股青草气,熬仙草却不是一般的废柴火。 上面的就是烧仙草,但是好像还不够干。 煮啊煮,煮啊煮...... 然后要滤掉草,这个好像废话,当然不能吃草了。 还要往里面加点“白粉”,当然是混水后的番薯粉,有助于凝固,然后等凝结,就可以吃了。 现在奶茶店卖的烧仙草(黑凉粉)基本不是用草熬的都是包装黑凉粉煮的他们说的龟苓膏其实也是烧仙草,真的龟苓膏原料价比烧仙草要高的多,所以不要期望10来块钱能买一杯真正手工的烧仙草或者买一杯龟苓膏,要吃龟苓膏还是去广东,广西的凉茶铺吃吧,那里的可能买到正一点的。 仙草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形状类似薄荷叶翠绿小巧,低海拔山麓地区较常见到。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出入均靠双腿,天热赶路容易中暑。有位神医将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草类植物,施于路人,人们食用后感到神清气爽,身体很快复原。人们认为这种具有神效的草是仙人所赐,因此将之命名为“仙草”。仙草由于具有美容、养神、降血压、清内热、养颜等保健功效,同时“香而不腻”、又“不必担心吃到肥胖”,正宗的烧仙草(黑凉粉),是以仙草干慢火熬煮,再加上专用的食用淀粉,不含任何添加剂,清凉去火,解热,适合各种人群。 白凉粉是用薜荔(bìlì)制成的,为桑科榕属,常绿攀缘性灌木藤本植物。别名:“木莲”、“凉粉果”、“*馒头”、“凉粉子”、“木馒头”。具不定根,常攀附于墙壁、岩石或树干部。其成熟的隐花果在大别山区称“斋粑”,因能制作凉粉,皖南山区俗称“凉粉藤“。分布中国华东、华南和西南、长江以南至广东、海南各省。亦见于日本、印度。 乳汁含橡胶成分。成熟果富果胶,可制凉粉,供食用;根、茎、叶、果药用,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解*、补肾、通乳的功效。 薜荔的药粉对习惯性便秘、贫血、高血脂、前列腺疾病、内分泌失调及延缓衰老均有疗效和重要的作用。 (盘在树上,是这样的,挂了好多果子,图片来源于 小猪)白凉粉又叫石莲豆腐,或者叫木莲豆腐,用石莲种子(薜荔)包在纱布里然后放水(用的 山泉水)里挤啊挤,植物是长这样的,墙角墙皮上有长。 里面剖开是这样的。 要的就是里面的种子,应该是种子吧 它的做法呢,不用煮,直接洗刷刷,哦,不,是搓啊搓 把木莲籽放在水纱布里面,把口子系紧,手一用力,木莲籽就从里面跑出来了,就是不断的搓木莲籽,它会有很粘稠的透明糊状物渗出来,透明糊状物,透明糊状物, 挤到没糊状物了,就差不多了。做出来的成品会是这个样子 配点桂花就立马高大上了,有木有,打散这个活,还是有技巧的,不能打太散,弄得跟水一样,但也不能好大块。 白凉粉(石莲豆腐),小时候是直接用山泉水弄的,不会烧开的,就是直接冷水,现在做的话,就得自来水烧开了等变成凉开水,麻烦,不然也不敢吃,不过白凉粉(石莲豆腐)感觉比黑凉粉(烧仙草)什么的容易化成水,一般过一个晚上,就又变成水了,烧仙草那些,基本就只会渗点水出来,不会重新化成水 感慨夏末秋初,暑气未消,来一份黑白凉粉才是应景的好东西啊,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不过现在按照上述方法来做的越来越少了,不是难做,是太麻烦,一般大家都是在超市买包装好的黑白凉粉回去用水泡,但是真心味道有差啊! 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花无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在鼓楼的这个凉粉摊子,这是做了几十年的营生,只有在夏秋暑期才有的吃哦! 他家的黑白凉粉都是上述方法手工制成的,嘴刁的顾客是可以吃出来的。这是冰柜里的黑白凉粉筒 宜春人吃黑白凉粉的标配其实很简单,就是加白糖和生姜泡醋,加多加少都可以选择,有些其他地方会加入一些蜂蜜、葡萄干、炼乳、桂花之类的,但是有时候简单不就是 的么? 这是我买的两杯凉粉,一黑一白,我有个毛病,要黑白通吃双份的,这叫阴阳调和,黑的有些微苦软糯,白的更丝滑。 这是他家的摊子,认准了,经常有妹子点一杯凉粉坐在旁边陪着老太太,当然有时候是老爷爷...... 他们老夫妻俩是在鼓楼没有拆迁的时候就做着这个,到现在已经是几十年的营生,这样一个小东西,也许若干年后在宜春再也吃不到手工的了,想想就有些难过,赶紧又买了两杯喝下压压惊...... 写在前面 添加剂横行的今天,原始的味道渐行渐远,古法的做工已经逐渐适应不了现在的社会。很多古老的工艺不断的被代替,只有老一辈的经营者死守着他们年轻时的手艺,因为只有保持他们那个年代的工艺,这东西才能算的上他们认为的纯正。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家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的小摊子,鼓楼的凉粉摊,不管你之大不知道这老两口,我们就是想替他们分享一下这他们可能觉得习以为常的小手艺! “这是一个纯吃货的平台,这是一个纯情怀的平台!不求商业推广,只求真材实料!欢迎各地吃货们,一起探索、发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jianga.com/dqjtz/10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16岁辍学,19岁创业,27岁的她在丽江
- 下一篇文章: 元天阿里巴巴物流招暑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