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只有酸汤折耳根么快进来MARK一下
提到黔菜,大多数人脑海里总会浮现两样东西:“终极黑暗佐料”——折耳根,以及虽然也是用番茄制作,但却与海底捞“番茄汤”迥异的——酸汤。折耳根摄:卢勇酸汤图片来源:吃在贵阳mp有的人爱到入骨,也有人见其色变。但其实,贵州作为中华大地34个省区市之一,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49个民族,从繁多的民族中又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菜品,并不是酸汤和折耳根就能概括的。那么除了折耳根、红酸汤,真正的贵州菜,究竟是什么样?黔菜的由来古往今来,人口的迁移除了转变社群聚居的地理位置,也为迁移目的地带去新的饮食文化。贵州作为多民族互融地区,黔菜的形成自然少不了这一原因~历史上黔地移民有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此期间,大量人口涌入贵州,也将他们独特的饮食习惯带到了大西南边陲之地。第一个阶段始于大明洪武年间明朝以前,贵州被中原称为“南蛮”、“鬼方”,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于此。随着明朝开疆扩土的野心,大量汉民涌入,镇远道菜、隆里古城的炒米、米花麻叶等都深受当时移民文化的影响。镇远道菜扣肉图片来源:贵州醉美酱酒网第二个阶段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战时陪都,贵州的战略地位极速上升,蒋介石、巴金等都曾到贵州。五湖四海的战时移民,带来了全国各地的餐馆,例如广东的冠生园、江浙的状元楼、湖北的四象春等,数不胜数,迥异的风味极大地丰富了黔菜的味道。第三个阶段三线建设“十万建设大军奔赴贵州”不仅改变了贵州的面貌,也再一次对黔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新派黔菜代表人物李建忠先生,正是在年三线建设时期随父母从上海迁到贵阳。大约在同时,贵阳拥有33年历史的餐饮老字号雅园集团(年份需要核算一下)的创始人邓建美,也跟随父亲从广东来到贵阳定居。用油辣椒拌后更具有贵州风味图片来源:贵州畅想旅游在一波波移民潮中,黔菜融合了天南地北的味道,又摆脱各大菜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稀奇古怪的黔菜王志纲老师说:“贵州天无三天晴、地无三尺平,多民族杂居,稀奇古怪、咫尺神秘,因此造就的黔菜特色也是‘稀奇古怪’。”稀就是稀罕,比如关岭小牛肉,牛儿放羊,吃的是石斛草,喝的是矿泉水,其肉质细嫩、味美纯香,让日本圈养的神户牛都望尘莫及。关岭干锅牛肉图片来源:veco奇就是奇特,比如“中国豆制品之乡”大方的骟鸡豆腐。做法是将骟鸡脱毛去皮剔骨切成肉丝或肉丁,放调料腌制后在豆浆中煮熟,用酸汤点制凝结成型,配一碗当地辣椒水,清香可口,荤素兼容,高蛋低脂。骟鸡豆腐图片来源:大众点评古就是古老,有-年左右的历史,尤其是少数民族的酸汤。熬的是贵州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贵州不产盐,历史上长期缺盐,因此当地人充分发挥聪明智慧,是用米、菜或肉类等在坛子里封上十天半个月,靠生物自然发酵成酸汤。酸汤鱼火锅图片来源:相约贵阳怪就是怪异,黔菜多为辛辣,不过,这辣则不仅仅止于所谓辛辣。黔菜辣的味型有香辣、油辣、糟辣、酸辣、糊辣、酱辣、腌辣、泡辣、阴辣、糍粑辣、豆豉辣、盐酸辣、烧辣等。比如同样的辣椒面,今天街头那些卖洋芋耙的辣椒面,跟卖羊肉粉、牛肉粉的辣椒面,就绝对是完全不同的“品种”。豆豉辣椒图片来源:生活知识网而在“稀奇古怪”的黔菜中,酸是独一份尤为重要的味道。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贵州少数民族有句谚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少数民族食酸以增补体能,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酸汤文化。以汤的质量和清澈度来划分有:高酸汤、上酸汤、二酸汤、清酸汤、浓酸汤等;清酸汤以汤的味道来划分则有:咸酸汤、辣酸汤、麻辣酸汤、鲜酸汤、涩酸汤等;以汤的原料划也有:鸡酸汤、鱼酸汤、虾酸汤、肉酸汤、蛋酸汤、豆腐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等;以民族划分又有:苗族酸、侗族酸、水族酸、布依族酸等。其中以苗族的鱼酸汤、毛辣角酸汤、菜酸汤、辣酸汤最为常见。酸汤煮主菜,但光有酸还不行。黔菜另一大特色就是——调味品。千滋百味民间风味不输上下民间菜的特点是讲究千滋百味,野趣天成。黔菜调味品那天然的营养成分、独特的烹制方法,是中国十大菜系中任何一个菜系都不能相比的。折耳根是黔菜里不可或缺的一种调味菜,常有凉拌折耳根、折耳根蒸鸡、折耳根炒鸡蛋、折耳根炒肉丝、折耳根烧猪肺、折耳根粥、腊味小炒折耳根、折耳根猪肺汤、折耳根炒腊肉等菜色。此外,折耳根还有抗菌、利尿、抗肿瘤、抗炎等医药功能。折耳根炒腊肉图片来源:miumiu缪缪MM木姜花常用作煲汤及炒菜调味料,具有清热、解毒、解表作用,可治疗感冒、疗疮、鼻渊、喉蛾。木姜花图片来源:乡村山货薄荷香是各种美食都配有各自专属的蘸水,还常用于各种鱼的提鲜,即丰富色彩又提升菜品鲜味。薄荷用作鱼调料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jianga.com/dqjfb/14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辛润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应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