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受凉了,家里的老人通常会说“喝点姜糖水,睡一觉就好了。”

的确,姜糖水是一种民间普遍用来驱寒、防治感冒的办法,但如果在干燥的秋季用姜治疗感冒,很有可能在退烧后出现嗓子疼的问题。因为姜是温性的,且在温性的同时还有些燥,如果你本身就有内热,一碗能驱寒的姜糖水喝下后,往往紧随的就是“上火”。

▲姜糖水

感冒喝葱豉汤:散寒解表,不上火

如果感冒初起,发烧无汗且浑身疼的时候,喝一碗用淡豆豉、大葱和生姜做的葱豉汤,不仅能散寒解表,还不会引发嗓子疼等上火问题。

葱豉汤,看名字感觉像是一道好喝的菜汤,但它也是一种治病的中药汤剂,出自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增补葛洪医书所写的《补缺肘后方》,是专门用来治疗“伤寒初觉头痛,肉热”等症的一道药食同源的食疗方。

在感冒初起的时候,把这个汤喝下去以后,身体很快就会微微出汗,退烧效果不在阿司匹林之下。

葱豉汤食方

淡豆豉8克,葱白2段,生姜3-4片,煮开后迅速关火,加盐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葱辛温而润:散寒用葱白

做葱豉汤,当然必不可少的是葱了,葱辛温而润,在散寒的同时不会遗留燥的问题,中医散寒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是葱白,特别是因为受寒而头痛的时候。

而且,葱的不同部位,不同吃法,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葱的全身一起用的话,通行全身之气;葱根和葱白,通行肌肤之气;而青色的部分和葱头的尖儿,则上行通头目之气。

葱,生吃有通畅身体外部气血的作用;泡热水喝能起到发汗散寒的作用;做熟了吃,则可以补益中焦,可以说葱全身上下都是宝。

豆豉性味苦寒:入药用淡豆豉

葱豉汤的豆豉,就不是我们常吃的豆豉了,这里选用的豆豉应该是入药的淡豆豉,这种豆豉是不带咸味的,而且制作也更加复杂,需要加入桑叶、青蒿等中药来特殊发酵加工而成。

经过如此加工的豆豉,才有微弱的发汗作用,同时还有除烦的功效,也正是因为豆豉的这个功效,它也是《伤寒论》“栀子豉汤”的主药之一,其中的栀子清热,豆豉可以去除内热导致的心烦失眠等症。

END

健脾补肾,助力护肺养颜

白扁豆、莲子、茯苓、阿胶、芡实、白杏仁、百合,7种食材零添加,匠心制膏,以脾肾双补的方法助力肺气充盈,让你从内而外焕发健康光泽。

↓↓点击图片快速购买↓↓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有用请给我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jianga.com/dqjtz/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