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的功效与作用干姜的功效

干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j-jicinaleRosc.的干燥根茎。

别名:

白姜、均姜、干生姜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茎。

性味:

味辛,性热。

归经:

归脾、胃、肾、心、肺经。

用法用量:

3~l0g。

功效: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干姜的作用主治:

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相关配伍:

1、用于治脾胃虚寒,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饮,喜唾涎沫: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如理中汤。(《伤寒论》)

2、用于治中寒水泻:干姜(炮)研末,饮服二钱。(《千金方》)

3、用于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饮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补缺肘后方》)

4、用于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如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故血虚者用之。凡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阴无阳者,亦宜用之,乃热因热用,从治之法也。

2、《本草经疏》:炮姜,辛可散邪理结,温可除寒通气,故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出汗,逐风湿痹,下痢因于寒冷,止腹痛。其言止血者,盖血虚则发热,热则血妄行,干姜炒黑,能引诸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而热退,血不妄行矣。治肠僻,亦其义也。

3、《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僻下痢,生者尤良。

使用禁忌: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ijianga.com/dqjfb/10638.html